首页 > 海昌难忘 > 正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扶贫项目创新乡村扶贫机制

发布时间:2021-06-2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客服

6月25日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的“中国扶贫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总结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供图)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杨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扶贫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历时3年多时间,即将于下月收官。

该项目支持3个商务部定点帮扶的中国中西部县(区),开展以农户及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的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以提升当地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扶贫产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2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其执行伙伴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总结会,对项目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对下一步如何完善机制、推广模式经验开展研讨,以期项目经验能继续在中国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

该项目于2017年11月启动,总预算346.8万美元,约合2300万元人民币。参与项目的湖南省城步县、四川省仪陇县以及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分别建立了一个社会化的农民合作组织综合服务平台——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民富中心”),并通过民富中心,培育和发展规范的农民合作社,帮助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对接与信用合作,以实现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

据项目统计,三地民富中心培育和支持合规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8家,创办农民合作社联合社7个,直接带动3000余户农户脱贫致富。

这是2021年5月拍摄的湖南省城步县城步苗林蜂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蒋守良,在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智能蜂箱养蜂。(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供图)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表示,搭建民富中心是项目的核心成果,它最早源于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仪陇县扶贫互助社试点创新项目;在本轮项目中,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和地方政府都有效参与进来,探索和扩大制度创新,进一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项目的目标不是直接去帮扶贫困人口,而是去建立机制和平台帮助‘小农户’走向‘大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认为,项目在启动阶段就已经瞄准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等专家认为,项目通过创新建立服务平台,配套建立服务机制,为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长期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6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左)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张卫东博士(右)为合作伙伴颁感谢信。(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供图)

过去8年里,中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的那样,中国的脱贫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张卫东博士表示,中国的扶贫理念与做法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指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愿意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结合中国经验因地制宜,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家都在评